悦读 头条 资讯 焦点 回响 目击 封面报道 生活方式 清单 提问 专栏 论坛 活动
首页 > 悦读 > 正文

徐泓:南周“唐慧案”报道的文本呈现

2015-08-09 20:14:48 博客天下

发言人:徐泓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本文为博雅传媒沙龙第一期“‘唐慧案’报道研讨会”实录,该论坛由《博客天下》杂志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

我前天晚上从国外回来,对这个题目没有任何准备,只来得及阅读了南周的四篇报道,刚才听杨迪讲了以后,又找出她的报道《还原唐慧案》阅读。因此我只是从文本分析,包括文本呈现的真相,以及它的影响来谈自己的一些意见。

首先,关于唐慧案前前后后所有的信息,我都是从媒体获取的,包括自媒体,这里不能否认自媒体起到了很大的舆论推动作用,许多大V也包括传统媒体的法人微博,都纷纷发言和呼应。所以在这之前唐慧的形象是媒体塑造出来的。尤其是当媒体把废除劳教制度作为议程设置时,唐慧案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她的身上集中了“抓眼球”的料,很容易点燃新闻的爆发力。现在南周揭示了唐慧的另一面,继续在建构、或者解构唐慧的媒体形象。

我没读过140字的推荐,我是直接读14000字文章的。读完以后我相信这篇东西报道的真实性,而且也不会从阴谋论或者是报道被操控这方面去考虑。为什么?因为从我个人对社会认知的经验来看,存在这种情况,即维稳、信访整个的这样一种关系是真实的,甚至是社会的常态。其实就在身边,被维稳所导致的扭曲的例子,发生了很多。无外乎这个很典型,而且在之前的报道有选择地把唐慧塑造成了一个英雄和圣母,所以现在你看着不太舒服。但从事实层面我还是接受它的,接受它之后我觉得这个报道还是有价值的,因为它确实让我们更清楚的看见事情的另一个侧面。写出这个不一样,我感觉到南周更高层面的某种追求。

但同样我觉得这篇报道有缺陷。我很赞成刚才曹筠武谈到的,他很重视在出现这个报道之后,大家在阅读中间出现的那种,刚才用了一个词很有意思“割裂语境下不同人群对社会现状及未来路径的判断”。我理解新闻文本,属于非虚构写作。如果是虚构写作比如说小说,当你的文字出来以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一定加进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一千个哈姆雷特。非虚构写作不是一个呼唤性文本,所以,非虚构写作要求尽量减少对资讯传递在时间和空间的损耗,即真实性、纪实性的损耗。这实际上对记者掌握非虚构写作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过去我们学的那套东西都是宣传体,它根本就不需要你在这方面下功夫。今天我们在阅读新闻文本时,每个人会加上自己的生活与生命体验,是不是记者写的时候所需要的希望得到的东西,真的不一定。

这是我讲阅读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刚才讲的割裂,这样的情况今后将会大量出现,这就提醒我们所有的记者,在你报道中特别是文字报道中,文字给你最大的力量就是想象力,其实就是让你用文字来还原某种东西,它必然带着想象空间,这就要求文字记者在下笔的时候,必须要非常严谨,必须要采访到很多很深的东西之后才能够有勇气写,而且还要随时挑战、要质疑你写的到底准确不准确。这篇报道在这方面,主要在事实层面的叙述上还能挑出不少毛病。

这篇报道从内容看是一个法律报道,从文体看是调查报道。从法律报道角度来说,吸引我的主要是它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质疑:即幼女强迫卖淫案子的量刑问题,是否过重?那个量刑过程和最后判决,是否因为唐慧的一系列的闹访的结果造成了法律制度的扭曲。所以从核心来讲,包括调查报道围绕的中心是在对这个案子质疑。现在这个案子已经走到死刑复核阶段。这篇报道是对这个案子施加影响,我认为客观效果应该是这样的。

当然它也在回答“泥潭”或者“缸”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案子的司法扭曲?我也仔细看了杨迪写的那篇文章《劳教妈妈的胜诉之路》,15000字,字一点不比你们的少。看了之后,我觉得你们的报道有点横空出世,对整个事件背景的铺垫,你的调查路径和证据链的文本呈现,包括版面的组织,版面也是一种语言,还是有缺陷的。你们自己觉得你们明白的事读者一定清楚,服务的观点不够,同时还有你们急于讲现在维稳造成法治畸形的结果了,因果关系过于简单,确实有点结论先行。在某种意义上把它拔高了,证据不足以支撑,还不如落到实处,落到案子本身,从根子上讲清楚会更好一点。

所以,这里我的第一个疑问,如果作为一个法律报道,它现在追溯的是前面这个案子,已经进入死刑复核的阶段应该怎么报道?媒体能不能介入?这一点算不算媒介审判?请教两位律师。

第二,如果从调查报道来讲,实际上你们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来说明的问题是前一个案子量刑是否恰当,尤其两个死刑,是不是判重了。当然判重了的原因和唐慧闹有关系,你们是想回应这个,所以,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你们把唐慧个人很多东西含在里面,交错纠缠在一起,没有把它完全解释清楚。

而实际上在前面的过程中,它的一审、二审、发回、到死刑复核这个过程是在媒体报道唐慧之前的,这个时间段和这之前的逻辑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逻辑关系,这个报道也没有说清楚。

此外从调查性报道本身来讲,你们更多的意思是想通过调查来解释“缸”的问题,就是维稳体制这个“缸”的问题。“缸”的问题和案件本身量刑轻重是不同的。这个问题怎么通过调查报道来呈现?难度非常大,起码你这里有好几条“隐线”都没有呈现。起码背后有两条线都没有动,第一条线是湖南省委,坚持维稳制度本身在这个案子起到什么作用,它是怎样一步步因为维稳这样一个政治要求使得这个案子再偏离、再偏离,这个证据链我觉得不足。

还有,现在之所以造成这么一个情况,维稳实际上怕的是舆论,现在越来越证明维护稳定按住一个个人是简单的,一旦有了公众舆论参与以后,它的维稳力度和成本就在加大。显而易见,唐慧在用舆论,湖南有关部门在用舆论,媒体人也在用舆论,大家都在用舆论,这条线如果不剥清楚,真相也很难呈现。

所以,这篇报道揭示的问题和立意还是正确的,好的,但是最后文本呈现的结果,可能由于写作框架太大,叙述和结构漏洞就会越多,反而达不到目的。我简单谈点印象,这完全是读后的一种印象,不一定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