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头条 资讯 焦点 回响 目击 封面报道 生活方式 清单 提问 专栏 论坛 活动
首页 > 专栏 > 正文

克里访华谈南海:软硬兼施

2015-08-09 20:01:18 博客天下

2011年,奥巴马政府提出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此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和举措成了许多人观察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标尺。而这把标尺的定性主要是负面的,即美国在南海及周边东南亚的政策旨在重建冷战式的对华围堵和遏制。这种明确简单的判断使中国公众和社会难以理解美国对华政策微妙和复杂的系统性。

2014年2月克里亚洲之行包括4个国家,这是他担任美国首席外交官之后第5次亚洲之行,这体现了亚太在美国现行国际政策体系中所占据的优先位置。克里本次行程引发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是:他出发前称,他将与中国官方讨论南海问题,包括中国是否在南海划设防空识别区问题。实际上,包括美国国务院、五角大楼和美军太平洋司令部首长在内,诸多美国权威政策部门多次明确表示,反对中国在东海划设的防空识别区,如中国执意在南海照搬东海作为,美国将向该地区增派部队,调整军事部署,并将中国有关作为定性为危及地区安全和稳定的行为。因此,在这种负面的事前报道阴翳之下,人们对克里访华能否成功是抱极大怀疑态度的。

事实往往出人意料。克里本次访华不仅没有引发激烈的中美争吵,实际上可谓成就不凡。除了按议程与中方讨论了全球气候到朝核问题等事务之外,中方在接待方面规格极高,国家最高领导人破格接见,而且双方公开报道的发言中,南海问题及美方的明确反对立场都被淡化。这直接反映出,中美不仅无意因防空识别区等有关问题恶化关系,相反,两国最高决策层及执行部门均有意在南海等问题充满猜忌的氛围下加强沟通,以免发生战略误判。

有评论家说这是美国事前宣扬的立场空心化的标志,甚至由此证明中国在有关问题上有必要继续采取更加强硬和我行我素的政策。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却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背景。首先,自美国宣布实行战略重心转移以来,配套的军事部署调整并非空言,包括设计针对中国可能战略与军事新能力的新战法、重建军事同盟网络、建立新的地区军事交流和合作网络等。其次在经济上和外交上,美国对本地区一直在持续投入资源和注意力,克里5次亚洲之行本身就是表征。美国维持亚太秩序和地位的决心是认真的,也是不容忽略的。

所以,结合两者来看,可以较明晰地看到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克里版本的美国南海政策,实际上包含软硬两面,简单说,就是实质举措显示决心,加强对话维护大局。前者考虑到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力量悬殊现实,因此美国必须采取更新联盟、联合军演、部队轮驻、军备输入及增强绊马索等措施,他们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同时,鉴于在全球气候、全球安全、地区稳定及其他方面对华合作的需要,尤其是,尽量避免与中国陷入美苏冷战式的历史对抗的需要,美国在宣布和采取了上述硬措施后,采取了加强对话的友善姿态,不伤及主人的国际体面。可以想象,克里在会谈中必定坦率陈明美方的政策和对抗性举措,而公开报道的保留则体现双方善意保留分歧和控制危机的共同用心。

与中日高层对话的冰冻现实相比,克里的访问成果无异于天壤。报道称克里负有为今年两国元首两次会晤打前站的使命,从这一动向看,克里必定带来了奥巴马总统的口信,而中方对此也有妥善的领会。这体现出双方无意因南海问题而放缓两国战略对话的节奏。因此可以合理地推测,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的中美关系很可能沿着全局对话升级、局部对抗加剧的路线发展。换言之,宾主不会因为高层对话的热络而放弃各自在南海问题上的既定政策,中方不会明显降低几年来围绕主权宣示而采取的行动,而美国也不会放缓军事上、外交上和经济上重返东南亚的步伐,但双方会把这种局部地区的无形对抗尽量控制在不伤害两国总体对话,以及其他全球与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

中国自然也是很需要这种可能的发展和局面的。因为围绕海洋主权及海军发展问题引发的外部议论是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主要来由,而这些问题在南海问题上又特别突出。外界和许多东南亚人把中国在南海的维护主权行为视作中国力量壮大后对外扩张的一环,因此,通过更全面的对话和沟通,向美国在内的各国说明中国行动的目标边界以及政策底线,这对中国保障自身利益和维护地区利益,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