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头条 资讯 焦点 回响 目击 封面报道 生活方式 清单 提问 专栏 论坛 活动
首页 > 焦点 > 正文

《模仿游戏》的无法模仿

2015-08-09 20:32:52 新浪博客

《模仿游戏》的无法模仿

如果不是昨夜和曹可凡微信之间,由他说起在《煎饼》、在《捉妖》的热热闹闹之外,在《杨贵妃》的雷声大雨点小之外,还有一部外国电影叫《模仿游戏》,我就差点把这难得一看的最牛电影给错过了。

过去几十年之间,我一向、一贯地对上海人抱有最深的成见——其中包括曹可凡。那个白白胖胖说话过于温和的男人。

但今年春天某日,《非常道》年轻女策划忽然电话问:曹可凡您愿意采访嘛?我明知故问道:谁?对方答:曹可凡;我再明知故问:是上海那个?答:对;……对了,还有一本他的新书,递给您看看?我不满意地拉着长声:还炒作自己的书?好……吧;就采吧;

一天之后书递来了,名字:《蠡园惊梦》。

当夜,我是困到睁不开眼,斜在床上当催眠药举起的这本书;50页翻过之后,人已经不知不觉坐得笔直!精神一下上来了!直至天明,差点看了一半。

旧上海、旧上海,过去名字只记住了“杜月笙”,只在电视剧里知道有“周润发”就是上海滩;旧上海的其它一切,对于我这长大在北京的人,就是“象雾象雨又象风”。所谓舞厅、所谓租界、所谓烂到不再烂的《摇啊摇》里那“小金宝”——这就是国产影视剧对我这几十岁人的上海薰陶。其它更烂的电视剧都再别提了。

但《蠡园惊梦》着实吓了我特大一跳!想想我从小到老,所谓的《红楼梦》也是看得断断续续,无法一气呵成——因为可读性太不强。而《蠡园惊梦》仅仅纸面文字,已让我脑子里闪过至少可以拍摄100集电视剧的想象与画面。那一夜因为这书的刺激,完全失眠。

原来旧上海不是就只有真实的杜月笙和周润发的影视虚构江湖与黑社会,还有如此伟大的民族资本家和民族工业——波澜壮阔、错综复杂、人格伟大。

我随后采访了曹可凡,说及了我过去对他的成见、轻视;他温和一笑,不但不介意甚至毫无觉察。果然不愧是上海面粉大王的后人——包括他的白白胖胖——而不象我,就是个浙江小地主家庭的后人。曹可凡让我切身领略和重新反思了海派贵族之后的教养和涵养。父亲生前曾反复告诫我:成见会比愚蠢距离真理还远。而我尽管已进入老年,还是没跳出父亲当初这番告诫。

所以这一次当曹可凡在微信中无意提醒我:看《模仿游戏》了嘛?我还傻瓜一样问:是真人秀嘛?我不看!他说:是电影,真好!他似乎完全不了解,最近一段的北京,很多人的听觉和视觉,早已被《煎饼》、《捉妖》、《大圣》给彻底淹没了。

于是我再不敢怠慢,次日就网购《模仿游戏》电影票。当晚还冒雨杀到了电影院。

我记不得已经多少年没看过英国电影了。而《模仿游戏》从表面看,又是如此朴素单调。根本没有所谓“盛唐”的空洞豪华宫殿,也没有又媚又娘的肥臀大胸,更甭提“马还在、震没了、但扒的衣裳还在”。

电影中的英国人是如此老派、刻板、傲慢。

可主人公艾伦·图灵让我不断联想起比尔·盖茨那副改变世界的面孔——一样的痴甚至还有些傻——就象那些真正的旷世天才一样。而不是来回来去国产电影里争相露出又千人一样的“丰乳肥屁股”。

蓝色港湾的时代影城。我本以为21:25的晚场没什么人看。但居然3排之后座位全满——可见媒体的宣传和实际的口碑观影想去有多么之遥远!

影片开始场内非常嘈杂,可十分钟之后,周围随即鸦雀无声——无人嘻笑也没人哭泣——就这样大家一直看到影片结束——字幕出来半天,众人们才长叹息一声起身往外走。

《模仿游戏》中的主要历史事件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而根据传记拍摄的这样一部按说特别单调的影片,居然看得让我一喟三叹当时就还想再看第二遍。它不是“速度与激情”、不是“变形金刚N”、也不是“哈里波特N”——即使好莱坞电影不断横扫中国市场,但象《模仿游戏》这样的电影,也是几年中难得一见。

我完全感受到了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对“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的人格尊重。我同时也感觉到英、美两国电影人对于电影本身的真正尊重。

同样是对真实历史的改编。盛唐被拍成“空洞的美伦瘫痪”。伪造的杨贵妃,居然炒作要点就是“马震”。

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第二版剧本编剧的反思文字:《如何齐心协力拍烂〈杨贵妃〉》。当时读得哑然失笑、读到不由内心感伤……

我一位作媒体的朋友在微信中这样感叹:“近1个月影疯,猴子题材争相立项,类似乡村教师、城乡差距等边缘题材,甭说投资了,估计想拍的人都消失殆尽。不用电影调研,这样的题材是少有人问津。所以侯孝贤说,市场比审查更严酷。……还是那句话,不是题材问题,是故事开发能力问题。”

问题提得非常尖锐。

但解决之道又在何处?《道士下山》、《杨贵妃》、《命中注定》——让我们这些随时准备掏钱进电影院的观众,一退再退还得怎样走投无路?难道让我们也跟“色情道士”一起“下山”?让我们在电影院里骑着座位当“马震”?让我们将眼前这么大一个时代,非装进显微镜镜里去看“小时代”吗?

如今观众真可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于是也只能选择还算稍有新鲜感、稍微年轻一点的《煎饼》、《捉妖》《大圣》——它们总强过之前一年苦等结果却只有一部的《十面埋伏》或《黄金甲》吧?

所有媒体都在齐声欢呼票房的亿、亿、亿!

那位枣核儿脑袋老戴棒球帽的张伟平如今倒是少有声息了。但当初正是由他喊出的“票房才是硬道理”——至今仍然还是国产电影的最大旗帜。

《如何齐心协力拍烂〈杨贵妃〉》——这标题本身就是一番中国电影的眼前黒色幽默!而且还不止某一个电影。身边就有太多电影制造人,他们个个磨拳擦掌兼斗志昂扬:全是一副要铁肩膀担起中国电影复兴的英雄气概。然后呢?从剧本、导演、演员集体合作:齐心协力去拍烂一部部所谓的大片。

我读到了《模仿游戏》幕后这样一段花絮文字:“影片编剧格拉汉姆·摩尔是艾伦·图灵的狂热粉丝,在他青少年时期参加的美国太空营和计算机编程夏令营里,这位数学家的影响无处不在。摩尔就一直在寻找将图灵搬上银幕的机会。当《艾伦·图灵传》的版权被制作人Nora Grossman和Ido Ostrowsky拿下后,摩尔马上签了剧本合约,而且一分钱酬劳都不要。”

“而且一分钱酬劳都不要”——我们的电影人要笑了!因为如果少给半分钱——这边是要打破头出人命的。

有一种艺术化的贵族精神是无法模仿的。

就象我自己无法去模仿曹可凡的白白胖胖和他的修养与涵养。

从小就听长辈这样告诉我: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长大、长成老年我才明白,这是一句多么扯淡的空话——先说侏儒怎么可能够着巨人的肩膀?再说巨人的肩膀是随便让人站上去的吗?英伦的领土,如今已不可能“日不落”了。但英伦的艺术贵族精神依然高高在上。

之前我为国产电影《十二公民》跳脚呐喊。居然后边有位男友电话里揶揄而鬼祟地问:导演给了你多少钱?我回答:他电影赚钱了嘛?还给我钱?

所以在电影之爱之外——有些事情不要说接轨,就是硬焊也焊不上啊!

之前没注意到内地媒体对《模仿游戏》,有什么跑城拼命的宣传、引导或者炒作。而电影最后的字幕也只简单出现一行字:由于图灵协助盟军破译德国密码系统“英格玛”,至少避免了二战中一千五百万人的死亡。

而领导英国取得二战胜利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曾经这样简明扼要地表示:取得胜利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图灵。

谢谢曹可凡的提醒——明天我将去第二遍复习《模仿游戏》——这么伟大一个题材,居然电影名字如此平静而幽默。

《模仿游戏》的无法模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