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位中外诗人相聚春日蓉城:生命与生态是诗歌创作永不过时的主题丨聚焦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

2023-03-17 07:42:15 川观新闻

丛雨萌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成博 李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15日至19日,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拉开大幕。吉狄马加、叶延滨、梁平、李少君、娜夜、胡弦、张执浩、李戈、安娜、李莎等100余名中外诗人踏春而来,共赴这场春天里的诗歌盛会。

3月16日下午,成都国际诗歌周举办主题沙龙,围绕本届诗歌周“终极关怀:人类的生命与生态”的主题,诗人们分享各自的生命体验与生态思考,从历史与空间的维度,阐释“人类的生命与生态”与当下时代、与诗歌创作遥远又切近的关系,用诗意的目光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

主题沙龙现场。

如何诗意地栖居?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鲁奖诗人娜夜在自己的生活和写作经历中有着很多的思考。在她看来,个体的生命与整体的生态是彼此作用的,“如果不停地在地球上获取、对自然进行无节制地破坏,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当我在旅行途中,面对许多美好的景色时,我会觉得我无法融入其中。我觉得这是因为人类在很多时候已经脱离了对自然的爱与保护,”娜夜认为,“把美好的情感寄托在创作里,书写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融合,自己也会很喜欢这样的生存状态。作为作家和诗人,写作时创造的诗意的、生活之外的生活,也是每个人心灵最好的自然生态。”

关于人类生命和生态的论题,我国从古至今就有许多表述。诗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陆健认为,历朝历代的文字都证明了,诗歌除了具有审美价值这样的“无用之用”以外,其实也拥有“有用之用”。诗歌的创作、阅读和朗诵,可以疗愈人的情绪、启迪人类思考。

主题沙龙主持人梁平。

围绕人类如何诗意地栖居的问题,“90后”清华大学博士伯竑桥有自己的遗憾,“现在,诗意地栖居的空间还在,但大家的交流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我们不了解花和树的名字,只剩下些支离破碎的语境,”他认为,未来的诗歌创作可以尝试去恢复词和自然物的对应关系,比如让人们重新认识身边的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鸟,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找回生命的尊严,使一种普遍性的“诗意地栖居”成为可能。

在诗人、《诗潮》主编刘川看来,对环保与生态的探讨放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一种社区主义的观点认为,人与万物一样,都是一个社区中的邻居。当人与万物的关系是邻居的时候,其实就跳脱了人类中心主义,让我们以一种更加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事万物,进而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刘川想到,诗人应当是平等观的践行者,并且透过诗歌作品,将这种理念传递给千千万万的读者,从而在更广泛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如何为时代发声?

绿色是文学创作的灵感色

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在生活的舒适程度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等各种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遇着空前严重的挑战。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当人们开始反思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攫取、重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诗歌创作能够从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生态文学”成为了诗人们交流分享中的高频词。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梁尔源认为,从中国的文学史发展来看,绿色是我们大自然的守护神,也是我们文学创作的灵感色。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赋、唐诗,诗人们在天然环境下记下所有的山水人文,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是文学。生态破坏影响人类命运发展,也严重影响精神生活中很多珍惜的东西存在。现在我们很多作家诗人做生态文学,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生态建设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大事,也是文学界的大事。

俄罗斯诗人伊琳娜今年是第三次来到成都参加国际诗歌周。作为诗歌周的“老熟人”,她表示,每一届诗歌周的主题都非常有意思且深刻。而今天的主题,更是关于全人类,让她十分有共鸣。在她看来,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而诗歌创作者也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自己的诗歌中体现生态思维,对生命思考,就是最好的人类终极关怀。

诗人吉狄马加。

“人类的生命与生态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但却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今天,全人类都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在活动最后,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诗人吉狄马加总结发言时说,“随着社会发展,文明体系和价值体系在发生变化,每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也都在回应这一终极的现实命题。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要怎样更好地迈向明天和更远的未来,我想尊重所有的生命就是最好的答案。”吉狄马加表示,诗歌作为精神呈现的一种方式,是全人类所需求的。“我们要对人类充满信心。即便在探索过程中产生一些质疑,但始终要给人以希望,这就是诗歌永远存在下去的价值。”

活动主办方供图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