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头条 资讯 焦点 回响 资讯 封面报道 生活方式 清单 提问 专栏 论坛 活动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洪善祥:建造在艺术精神之上的宫殿

2016-11-16 10:36:04 中国网

前几日,在微信圈子里,有两个小视频引起了我的兴趣。

一个视频是赵中祥和一个女主持人在范曾水边的超级豪华的书房里采访范曾,另一个是中央教育电视台录制的书画慈善捐赠现场的视频。

因为第一个视频太过油腻又略微有点儿长,没能看完。至于如何油腻在这里就不进行评论了。

洪善祥

而在充满墨香的简朴的慈善捐赠大会上,书画大家们挥毫泼墨争相奉献爱心的场面却让 人不免心生清凉。

金石派书画印大家洪善祥着一身红色中式服装,运笔挥毫笔笔相生相连,字字相生相恋,笔笔字字行行相顾相盼相呼相应,沉稳中透着放纵,恣意中又显示出人力所难为的控制力。你看那一字一句的书法作品如清风一样,从洪袖里舒展而出,又如清泉,从洪袖中干净、爽利地奔涌,那画面绝美至极。他不时回答几句问话,写致尽意处,笔往上那么一抬,美髯与袖口翻出的黑边一同舞动起来,怎能叫人不大声喝彩!可我觉得他是因为大爱而奇丽,因慈悲而动人。此时书者已忘情,观者也已忘情,只觉得朗天皓月,世事清明,那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感动?

金石、书画、印皆精的大家洪善祥,长相俊朗,美髯飘飘,文质彬彬中又透着英雄气概。他的书画艺术作品正应了那句话:相由心生。我再加上一句:妙造自然。他的行书作品有踪有据,又极具自家风彩。他的行书,由晋唐入手,宗二王,上追钟繇,下探李邕,其间研习苏东坡、米芾、赵孟頫等人,笔无定迹,信手而书,力求跌宕恣肆,意味隽永。

洪善祥从不攀附权贵,所以极少有人知道他与范曾是同乡。当我提到范曾时,他总是哈哈大笑而过。他带着对书画艺术无限的热爱和对祖父深切的怀念,从南通如东的石板街来到北京宋庄孤独的陋巷之中。一路走来,他轻利重义,侠肝义胆,信而好古,艺术造诣日益精湛。

洪氏行书在收放中透着金石之气,透着他隶书的老辣功底,自如而苍劲多姿,筋骨流动、率意而又雄健,字体潇洒活泼,意态万千。似王羲之,但寻《兰亭序》而又了不可得;似苏东坡,但觅《寒食帖》而又无踪无迹。他的行书奔放洒落,通达无碍,于静中飞跑跳动,壁立崖边亦不危不惧稳健急行,无犹无豫,姿态优美,神韵咸彰。如将碑贴比做琴键之上奔涌而出的交响乐,那洪氏行书作品就是将其做了底蕴的拉网小调,丝丝相牵相连。心的韵律、意的节奏施之于手,妙趣横生,于婉媚、婀娜的气韵中,刚健急行。

洪氏行书有两大难得。

第一大难得的是他深厚的金石、篆刻以及隶书的功夫。这样的功底,使得他的每一笔都力透纸背。所以他的行书作品,俊秀畅达又兼具雄强和宽博,如深谙世事、妖饶丰腴的美妇人,又如久经沙场、饱经沧桑的大丈夫,一切都是那样的浑然天成,令人拍案叫绝。

洪氏行书第二大难得的是他能够心沉意浸。书法家大都知道,临贴也好,临碑也罢,最重要的是学习大师们内在的精神。但精神怎么学呢?人家的情绪、人家的修养、人家的内心世界,你如何学得?洪善祥所书的行书作品大多是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们所求的,在创作时已被命题,而洪善祥却能将心沉入命题,下笔挥毫,意浸其中,如苏东坡书《寒食贴》注情与文与笔,狂倾狂泻,迸发而流,任笔挥洒,以血以泪以情搅动墨浪。而同时洪善祥又是冷冷静静的,忘我忘境,于清净心中生出书法妙相,自然而妙趣横生,仿若天造地设。洪善祥说,只要他拿起笔,他就是笔了,将笔蘸了墨,他就是墨了。他的心如如不动,但情感与笔墨却是交融的,或大或小,或宽或窄,每一幅行书作品,即使是命题之作,也都是其浩然正气所凝,都是其血泪悲喜所化。

思来想去,范曾先生和洪氏视频近日被多人转发,各有各的道理,又各在其道。

范先生湖边的大书房,着实令人艳羡。其实我认为阿祥的大书房也早已落成,只是没有落在湖边,而是落在了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心里,落在了中国书画史上,落在了艺术精神之上……(边云岭,作家、著名书画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