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科创会探“新”丨中国首列齿轨列车、特优质苎麻新品种……这些科创项目有新进展

2023-02-15 19:50:39 川观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2月15日,由省科协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经信厅、教育厅、科技厅等22家省直部门举行的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启幕。

开幕式上,发布了30个重大科创项目。中国首列齿轨列车、特优质苎麻新品种“川苎12”……不少之前已在行业内“艳惊四座”的科创项目,最近又有哪些新进展?


(相关资料图)

齿轨列车(电客车)。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首列齿轨列车已完成整车调试试验

将现身更多山地景区

坐在列车上,沿着“登山铁路”,从都江堰到四姑娘山旅游观光——未来的某一天,这将成为现实。

去年11月,我国首列齿轨列车(电客车)在四川省资阳市成功下线,这是国内首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制式车辆,填补了中国在齿轨列车领域的空白。

黏着力不足,是列车想要“爬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齿轨列车上,一个个齿轮发挥了大作用——列车走行部上的齿轮们在爬坡时,与安装在轨道中间的齿条啮合,从而产生咬合力,使得列车最高可在480‰的坡道上安全行驶。

国内首条齿轨铁路——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线(以下简称“都四线”)建成后,齿轨列车可以在其最高坡道爬行600米长度,达到20层楼的高度。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新制式轨交系统研发部部长白永平介绍,目前,他们已在国内首个齿轨轮驱装置试验台和首条齿轨列车试验线上完成了整车调试试验,预计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在“都四线”上开展进一步可靠性验证。

“同时,我们还在线路检修、救援等工程车的研制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白永平介绍。

齿轨列车特别适宜山区或旅游景区观光线路,为解决以公路运输为主导致的拥堵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白永平透露,四川之外,国内已经有不少景区与他们进行了对接合作,未来,不止“都四线”,人们还将在更多景区见到齿轨列车的身影。

“川苎12”大田生产照片。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供图

一克纤维长度超过2500米

纤维细度更高的特优质苎麻新品种正在路上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四川是国内主要的苎麻产地,达州市大竹县还有“中国苎麻之乡”之称。

一缕缕“小草”,如何成为身上的“华服”?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中华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麻农们将苎麻植株收割,进行打抛刮制,以获取麻源;进入工厂后,利用生物技术等进行脱胶,分离出一根一根的纤维,生产出麻条;最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纺纱、织布、制衣。

“支数是决定苎麻织物品质的关键所在。”张中华口中的“支数”,是表示纤维或纱线粗细程度的单位,指一克纤维的所具有的长度。支数越大,说明纤维越细,生产出来的织物也就愈加亲肤、透气。

2009年,特优质苎麻新品种“川苎12”的诞生,就使得苎麻纤维细度从1900支左右跃升到2200支以上。

“现在,我们还研发出了支数更高的品种,已经完成了各类实验,正在品种认定的路上。”张中华透露。这一特优质杂交种,纤维细度达到2500支——这也意味着,一克纤维拼凑到一起,长度能够超过2500米。

不仅如此,该品种在产量、种苗的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更具优势。

尽管在技术上已实现“节节高升”,张中华坦言,实现产业的“更进一步”, 还必须要改进和提升加工工艺以及研发优质的设施设备——上世纪80年代,大竹县流传着“家有一亩麻,收入一千八”的民谣,但在产业配套跟不上、企业需求不高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下,麻农纷纷弃种,更有“一年种麻三年穷”之说。

这是张中华第一次带项目参加科创会。他希望,通过这个舞台,能够让更多力量参加到苎麻产业的产学研过程之中,使“一年种麻三年穷”这一说法不再流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