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递!直击|探访华西医院气膜方舱实验室 日均检测量达5万管

2022-09-03 05:57:12 川观新闻


(资料图)

四川在线记者 李寰 摄影 华小峰

9月1日下午,位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温江院区的气膜方舱实验室启用。气膜方舱实验室具备哪些特点和优势?每天能够实现多大的检测能力?9月2日下午, 四川在线记者实地探访了该方舱气膜实验室。

位于华西医院温江院区的气膜方舱实验室占地约2000平方米。实验室的主体结构是由6个白色“帐篷”——气膜舱组成。气膜舱的对面则是一排蓝色的帐篷,用于工作人员进舱前穿戴防护服,以及堆放医用物资等。

气膜方舱实验室。

记者看到,距离气膜方舱实验室1米之外,拉起一条黄色的警戒线。据工作人员介绍,一旦进入气膜方舱,就需要穿戴防护服、佩戴N95口罩,进行“全副武装”。

凡是进入气膜方舱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实行闭环管理,采用“老带新”的工作模式和“三班倒”的工作形式,通宵作战,以保证核酸检测的效率。

核酸样本从送入气膜方舱实验室到结果出炉,需要进行哪些步骤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检验科)主任技师陆小军告诉记者,气膜方舱实验室配备了两套系统。陆小军指着样本接收区说,工作人员将各核酸检测点运来的核酸样本送到该仓,实验室人员接收样本后,会对样本进行检查,随后进行排版、录入系统、编号。上述工作完成以后,样本进入正式的检验环节——试剂准备区。该区域相当于是检验的起点,配备了自动化的核酸提取仪,通过提取形成核酸,随后传递到扩增分析区,通过核酸扩增,判断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最后上传至系统。这样一来,样本接收、样本检测和出具结果的流程就完成了。

气膜方舱实验室。

陆小军说,气膜舱实验室与固定空间的传统实验室相比,具有可移动性和应急性,能实现远程支援,能突破空间限制,可搭建在室外空地,例如操场,也可以搭建在体育馆等室内区域,检测通量也比传统实验室更大,在开展大规模社会面筛查时能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华西医院气膜方舱实验室的核酸日检测最高能达到5万管。9月3日,华西温江院区现有的气膜舱实验室营地,还将搭建新的气膜舱实验室,由华西医院统筹管理,核酸检测人员来自凉山州。届时,华西医院所管理的2个气膜舱实验室将达到每日10万管的检测能力。

标签: 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