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播报】川观拍客《校长、老师有话说》⑾︱新学期来了 为孩子搭建家庭劳动教育平台

2022-08-25 15:39:29 川观新闻

今年初,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除学校开设的相关劳动课程外,家庭劳动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料图)

即将秋季开学,今天,第十一期《校长、老师有话说》如约与您见面,成都市三所小学的校长在川观拍客的镜头前,就搭建家庭劳动教育平台,促进亲子共成长,谈看法,提建议。

孩子可以在劳动中收获什么?如何为孩子做好劳动榜样示范?小学阶段怎样分主题开展家庭劳动教育?

家长们,赶紧来听一听校长们怎么说。

《校长有话说·家庭劳动教育》

简阳市解放学校校长赖艳

生活即教育 家庭劳动教育意义重大

川观拍客 赖艳

秋季开学在即,这个新学期,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必修课程。除了参与学校设立的劳动课程外,家庭劳动教育对孩子也十分重要。在素质教育中我们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但是不少家长在重视孩子智力开发的同时,却常常忽视了劳动教育。

现在不少孩子的一切日常事务都被家长包办,更别说做家务了。对中小学生而言,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不仅能让他们获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更能磨练意志、品质,培养责任担当,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观点指出,孩子们在生活劳动中既能收获成长,又能体验劳动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家庭责任心也得以养成。源于家庭的劳动,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懂得体谅他人、珍惜生活,在家庭劳动中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拥有劳动能力的孩子,在生活中生存能力更强,生活更加井井有条,幸福感也更高。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家庭劳动教育传承美德,让孩子拥有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成都市金科路小学校长黄娟

家长做好劳动榜样示范 言传身教

川观拍客 胡焕娇

在倡导五育并举的今天,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更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场。今天,黄娟校长就跟大家聊一聊父母如何做好家庭劳动教育的导师。

首先,身教重于言传。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常常被父母低估或忽视,但它对孩子的成长却影响深远。有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拥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数和家庭幸福指数;在学业上,爱做家务的孩子也往往表现得更加优秀。如果家长可以为孩子做好榜样示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行动面对每天的家务和生活劳动,可以营造愉快的家庭劳动氛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其次,要激发孩子的劳动兴趣。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相比知识的学习,实际生活能力的训练更是教育中不容忽视的根本。在劳动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孩子,注重劳动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孩子通过劳动学会照顾自己,分担家务,懂得照顾他人,变得自立自强,逐步实现从知劳动到会劳动,再到善劳动的转变。

最后,可以鼓励孩子参与职业体验。家长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让孩子有机会观察自己真实的工作状况,了解家长的职业劳动特点,体会家长的不易。在体验中引导孩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培养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社会担当。

成都市西安路小学校长张莹

分学段分主题进行家庭劳动教育

川观拍客 黄玥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发展的原生地和持久场,其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无可取代。而家庭里的劳动,更是新时代劳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孩子小学阶段,家长应该如何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呢?张莹校长给出了分学段、分主题推进的建议。

低年级——培养劳动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二年级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在家里进行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鼓励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洗脸刷牙、洗澡、叠被子等。通过独立完成与个人卫生相关的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

中年级——养成劳动习惯,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让他们从整理自己的生活、学习用品到整理家里的书柜、房间。通过参与清洁、消毒等家务劳动,创设洁净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逐步养成“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的劳动习惯。高年级——学习生活小技能,学做生活小达人。五六年级的孩子,可以有意识地教会他们一些生活小技能,如简单的烹饪技艺,阅读说明书学会使用电器,甚至可以开辟阳台农场种植和养护一些常见蔬菜等。通过学习和掌握生活小技能,让孩子学做生活小达人。

校长、老师有话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川观拍客』推出《校长、老师有话说》系列专题,邀请成都市各中小学校长和老师、幼儿园园长等,针对时下热点的教育问题、现象,家长和孩子们关心的话题,提出建议和看法,并答疑解惑。

策划:毛漫丁 谭曦 肖雨杨执行:肖雨杨 赵萤

编辑:赵萤

海报设计:王玉雅文

标签: 劳动教育